一、历史沿革
朔州市殡仪馆始建于1976年,1981年正式投入使用。市殡仪馆旧馆位于朔城区南邢家河村东南,仅有一台火化炉,年处理遗体能力为100至200具。因设备设施老化,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的新需求,从2014年开始,筹建新殡仪馆。新馆于2024年10月1日投入运营。
二、新馆概况
新殡仪馆位于朔城区黄儿庄村南,占地面积119亩,为市区唯一的政府性殡仪馆。新馆总建筑面积20783.16平方米,总投资16373.21万元,设计年火化遗体能力为3000具。新殡仪馆分为殡仪区、祭扫区和生活区三个部分。
殡仪区主楼综合楼二楼设有大中小悼念厅3个,院内有大型悼念厅1个。殡仪区主楼综合楼一楼设有守灵园8个,院内大型守灵园设有2个,丧属可根据需要择优选择使用。殡仪区主楼综合楼地下一层安装了100组遗体冷藏柜,可存放300具遗体,配备了标准化遗体解剖室和美容化妆室、标本室等。殡仪区主楼综合楼楼后左侧的火化车间,有6台中高档火化炉(前期先安装2台)。殡仪区主楼综合楼楼后正中的骨灰堂设置了11000余穴的骨灰寄存格,前期投入使用5500穴。
祭扫区建有祭典台131处,送葬台4处,香纸花圈焚烧炉一座。
生活区建有办公楼一栋,拥有60余间客房的对外接待楼一栋和一次性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楼一栋,能满足治丧群众举办规模不等的丧事活动。
朔州市殡仪馆目前拥有员工45人,遗体接运车7辆,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殡葬服务。
朔州市殡仪馆设有6个职能中心,即客服中心、遗体接运中心、综合服务中心、遗体火化中心、骨灰管理中心和后勤保障中心。并结合工作实际,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运行流程和管理制度。全面承诺为广大民众提供集电话预约、业务接待、遗体接运、遗体冷藏、遗体守灵、遗体化妆、遗体告别、遗体火化、骨灰寄存及丧葬用品销售等优质服务。市殡仪馆坚持公益属性(所有业务均无外包),服务内容、收费项目、收费标准严格执行政策,无任何擅自收费行为。
市殡仪馆以打造“高标准、规范化、亲情化服务”为目标,提供专人专班“一对一”全程引导服务,全流程为群众提供政策解答、沟通服务需求、告知办丧注意事项等。新馆积极推广绿色殡葬服务,倡导绿色祭扫方式,减少纸钱、香烛等传统祭扫用品的使用。
市殡仪馆将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,打造塞外一流化的殡仪馆,全心全意为丧属服务。